中国政府网 | 省政府 | 市政府
 
支持IPV6
无障碍 适老模式
 
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井陉  > 井陉文旅  > 文物古迹
文物古迹
发布时间:2022-12-08    来源:    责任编辑:井陉县人民政府
【字体: 】    打印

★ 苍岩山福庆寺
  福庆寺位于井陉县南 40 公里的国家级风景区——苍岩山风景名胜区内,东邻銮驾山,西连朱会岭,南接天台山,北与銮台坡隔寺沟河相望。占地面积 246 万平方米,海拔 983 米。地理座标东经 113° 48′,北纬 38° 13′。据寺中现存最早的宋乾兴元年 (1022 年 ) 《井陉县大化乡新修苍岩山福庆寺碑铭井序》碑文所记,福庆寺原创建于何人何代,在北宋咸平年间 (998-1003 年 ) 就已失去了考核的依据,那时仅在当地人中传说此寺"旧名兴善寺","昔有公主于此出家"。碑文中还记载了,宋咸平五年 (1002 年 ) ,五台山华严宗僧人诠悦,由华严寺来此重修庙宇的情景。尤为重要的是详细记叙了诠悦与另一憎人智簧,到谯郡上疏真宗,要求批准重修苍岩山寺,以及大中祥符七年 (1014 年 ) 宋真宗敕赐"福庆寺"寺名的经过,从此,苍岩山佛寺,正式定名为福庆寺。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苍岩山的管理。 1956 年省人民政府将苍岩山定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并拨款重修厂寺内的主要建筑,使之基本恢复下原貌。"文化大革命"中,苍岩山一度遭到严重破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会议后,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经过省、地、县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于 1979 年 5 月正式开放。 1980 年省文管处、石地外办局和县财政拨款 63000 元,进行了重点建设,新建外宾餐厅和山门各一处,翻修了桥楼殿,天王殿等七座庙宇,恢复了桥楼殿、公主祠内的彩塑,并在山下建停车场两个。此外又新建从万仙堂到"孤石古柏",随山势蜿蜒长约一华里的东天门盘山小道。 1982 年,河北省政府再次公布苍岩山福庆寺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几年来,到这里游览的人越来越多。 1988 年苍岩山风景区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在 1986 年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 《井陉县志 》 中,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研究员孟繁峰先生对福庆寺内壁画与彩塑做了如下精湛的评述与准确生动的诠解:福庆寺现仅天王殿、桥楼殿、公主祠三处尚存壁画。均为清代、民国间的作品。天王殿内,门左右两壁上墨绘两金刚像,画工草率,水平不高。桥横殿南、北壁面绘有以释迦及其弟子说法布道及唐僧师徒取经为题材的壁画,因剥落较为严重,相当一部分已模糊不清。从保存较好的部分大体上可以看出,画面设色简单,线条软弱,人物神态的表现也不甚生动。保存完整,画工细致的,当是公主祠中的大幅壁画。画在南北两壁上,画幅均为 4.65x2.05 米。两幅壁画的内容,都是南阳公主的神话故事。大体可分为:礼仪、落难、削发、修道、显灵、敕封、佑民、行雨八部分。从内容的连贯和画风的相同来看,两壁之画当同出于晚清一个民间艺人之手。在技艺方面,线条的勾勒施彩,人物神态的掌握都较自然,准确,特别是南壁'奏讨敕封','敬送敕旨'及'灌溉湖淮'等组中所描绘的官民人等,可算是晚清写实之作。寺中的塑像均是井陉矿区民间艺人胡楼楼 1980 年的作品,桥楼殿中的释迦佛、卢佛,药师佛和悬塑观音,虽手法细腻.但造形、神态看不出各自的区别。比较成功的足殿中所塑的十八罗汉。人物性格的刻画,风格的写实,都有可取之处。其中有四尊"罗汉",肌体的逼真,喜、笑、疼、痒等各种表情的把握都恰到好处,使人物形神兼备,活灵活现。公主祠中三尊公主的塑像,虽人物的造型和细部的描绘,都见功力,但神态的庄重、高贵有余,普济众生的慈祥不足,亦使人有三尊一面的感觉,个性不太突出。公主祠中十尊彩塑伎乐侍女,则是最为成功的作品。她们分别手持云铙、阮、木鱼、簧管、云鼓、钹、笙、笛、琵琶、玲,做吹、弹、击、奏状,分置于南北山墙前。十人各着不同款式的宫装,衣饰贴切、利落、线条流畅,明快。头上各挽宫式发髻,佩饰艳美而不俗。面部神情和所持姿态的塑造根据不同职司各有不同特点:有的凝神敛唇,专注于吹奏;有的笑意融融,欢快地击打;有的眉梢眼角流露出含蓄的喜悦,信手拨弹;有的微向前倾,笑盼同伴,神采流动。她们相向而立,欢快、明朗、节奏和偕,似乎忘却了佛界的森严和自身的等级,尽情地奏出满堂动人的仙乐。他们的形象亲切愉快而不是冷漠、僵持、高不可攀,这组伎乐彩塑和十八罗汉中成功之作,表现出作者的精湛技艺和在写实方面已达到的相当水平。
★ 天长古城
  天长古城位于今井陉县城西南 5 公里处,据志书所载是宋代至建国初井陉县治城所在。现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天长古城历史悠久,至迟在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这里就已有人类活动。近年相继在城西北 10 公里处大台山仙人洞发现仰韶文化及龙山文化遗址;在城东北 3 公里处石桥头台地发现龙山及先商文化遗址;在其西北部城北岭、许水滋北部丘陵发现了商代遗址;在其东南于家附近发现了带孔石镰及战国遗址……这些都说明天长城一带的绵河流域是井陉古代文明发展的摇篮之一。但依目前考古发现的遗迹、遗物考证,天长城一带成为较大村落的时间似在一千四百多年前的北朝末至隋朝初年。因除在天长城东南三里处的河东村南丘陵上发现较多汉代 ( 多为东汉 ) 墓葬、可能河东村始建于汉代。约在北朝末、隋初,有居民在岭之东南一带向阳坡地上建村居,井渐具规模。依绵延十余里之天长土峙,故名为"天长村"。到唐代随着全国社会发展与经济繁荣,由于天长地处河北经山西入首都长安之要路处,天长村也开始发展兴旺。唐中后期又称"天长镇",在镇内没置军使衙院并驻有军队以及管理驿务官虽,成为河北西部一军事重镇。依近年所发现唐大和元年 ( 公元 827 年 ) 墓志中有"天长城隅"一词,据此可认为天长镇在唐中晚期已建有城池。唐末藩镇割据,以此地为军事要隘,遂改称"天长军"。五代后晋时,改天长军为天威军。时井陉境内北有县治天护城,属镇州管辖;南有天威军,属成德军节度管辖。至宋代天长城仍沿称"天威军",但逐渐失去军事重镇作用,而成为一种或高于县、或与县平级的军政机构。长官称军使。依近年新华书局新版 ( 宋史·地理志 ) 中有"井陉、次嵌。熙宁六年省入获鹿、平山。八年复置,徙治天威军。即县置军使,隶府。有天威军、小作口、王家峪三寨。"其中"徙治天威军"语后有注:"'天威'原作'天武军',据下文和'宋会要方域'五之三一、'九域志'卷二改。"同一文中有"河北路……西路:府四……州九……军六:天威、北平、安肃、永宁、广信、顺安"。又依城北石桥头宋元丰中建天威军石桥碑文中有"通直郎充天威军使兼知井陉县事及管内劝农事务葛颐",以及清雍正《井陉县志》,可知宋神宗熙宁八年 ( 公元 l075 年 ) ,井陉县治城迁至天威军,知县与军使由一人充任。遂在唐天长城的基础上,重新建城。宋时井陉治城城垣为土筑。因北墙外为土岭无民居及道路,遂不设北城门,只设东、南、西三门。时除修 筑城垣、城门外,还在城内建置县署、学宫等。嗣后历金、元两代二百四十余年,县城内行政设施等日臻完善。特别明、清两代,相继对天长古城进行了多次修缮与增建。使得天长古城历九百余年风雨沧桑,一直为井陉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 龙窝寺石窟
  龙窝寺石窟位于井陉县城微水西南 25 公里、天长古城西 10 公里的小龙窝村西 0.5 公里处石崖上。石窟前临燕晋古驿道,今 307 国道由石窟西南绕过。石窟东北为石太高速公路。龙窝寺石窟为石家庄市境内现存十余处石窟之一,由于其独特的、具有地方特色的佛像雕刻以及石壁上诸多古人题刻,故在 1993 年被定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龙窝寺旧有寺院。寺院建造年代已不可考。清雍正《井陉县志 》中有"龙窝,在县西南二十里。石壁峭立,古柏崖生;梵宇楼台,颇为可观。传神龙断路,货郎仗剑斩之。至隆庆间,大雨冲出枯骨一窖,约 数百斤许。"龙窝寺及其西大龙窝村、其东小龙窝村皆由此而得名。原龙窝寺规模较大,寺前西南、东北两端各建有楼阁一,阁下即为燕晋往来大道。而寺建于两阁间古道西临石崖处。旧有大殿、配殿及僧舍等建筑。昔为邑中名胜之一。寺院于解放后扩建石太公路及文革中拆毁无存,今惟余崖壁上的摩崖石刻。摩崖石刻分布于寺之西与东北山崖上,分为石雕佛像与石刻题记两部分。佛像部分位于石崖石壁中部、高出今路面数米。佛像均雕于崖上长方形弧顶石龛中,大小共 47 尊。石龛共有十四个,大小不一。大者高米余,小者高约0.30 米。佛像均以高浮雕形式雕刻而成。中部有较大型石龛五个,上下错落排列,其中四个石龛内雕刻佛像各一、一个石龛内雕刻菩萨像。四尊佛像均为结跏趺坐式,坐于莲花座上。佛像面部端庄慈祥,衣着朴实无华。其身披贴身薄袈裟,袒胸露肩。其雕刻风格中有唐末宋初之特点。惟佛像身体比例欠准确,造型也不甚精美。而左上部较大石龛中的菩萨造像为此摩崖石窟中之佼佼者,其头戴宝冠,身披饰有缨络之袈裟,呈左腿盘曲、左手扶地,右腿跷起、右臂伸直搭于右膝上的自在菩萨形象。按王子云先生在《中国古代雕塑百图》一书中称: "从唐代开始,菩萨像已离开佛而单独出现,并安坐一如佛的身份的现象。说明信徒们可以只供奉与人世生活较为接近的菩萨,也能同样地积功修德,祈求福祉。这类坐式菩萨像到宋代更为多见,一般坐式是半趺半倚。宋代菩萨像则出现了一种一 DE 跷起的形式。那种随意安坐、舒坦自在的样式,显然是更接近世俗化的一种表现。"故这种呈一腿跷起,手措于膝的菩萨造像多为宋代所建造。如陕西延安清凉山宋元丰年间石雕菩萨像以及井陉七狮村千佛洞石雕菩萨像均为此类雕刻。依此,龙窝寺石窟的开凿年代暂定为宋代早中期 ( 也有学者认为开凿于唐晚期 ) 。按宋真宗即位后即在全国范围内广修寺庙,井陉的显圣寺与其北玉峰山摩崖即为宋真宗大中祥符间拉修与开凿。从今天龙窝寺残存遗迹看,石佛所在石崖应与玉峰山摩崖一样,其前建有硬山顶式建筑即现存摩崖石佛部分旧为龙窝寺大殿之里山墙。现仍可看出石壁上凿出的尖形屋顶痕迹以及固定木檩的圆形石洞。依遗迹看,应是开凿石窟造像在先,建造大殿在后。即建殿时在造像上部凿出圆洞及屋顶形状,而后在其上措建木结构屋顶,将崖上之石佛罩于大殿之内。此举一可利用石造像作为殿中部分佛像,二可起到保护佛像的作用。另在摩崖的西北下方,有一较大型石龛,石龛内有小型浅浮雕坐佛像 32 尊,雕刻水平一般。应为宋以后 ( 金代 ) 所雕。龙窝寺石窟摩崖造侣,在规模及雕刻艺术水平上不及其他著名石窟,但其有着浓厚的地方风格,故也属石家庄市内一有特色的小型石窟造像。除石窟造像外,较多的古代名人题刻也是龙窝寺的重要文化遗物。由于龙窝寺地处古驿道畔,故历来古人过此多有题咏并有刻于壁上者。今石窟东北石壁上尚存有明、清时名人题刻数帧,内有:明代嘉靖间曾任吏部尚书的栾城人石 )6 所题:"游龙窝寺"七绝一首:"石磴嵯峨偶一登,尘埃身到白云层。万山舒尽平生眼,欲把闲心付老僧";明崇祯间曾任辽东总督兼巡抚的河南范志完题有:"柏詹石壁"四大字,每字 45 厘米见方,其下有小字云:"井陉之龙窝铺,三山壁立,高可万仞;中有古梧十余株,出自山隙,宛若花盖。不知何代琢成石佛数尊。完过而奇之,遂题其上曰: '柏蘑石壁',并赘一偈,以志不朽云: '石上无佛,琢出斯形;石上有佛,未琢斯冥。风谩谡兮柏青,水谌谌兮石冷。是石是佛,一灯营营。"'又有崇祯间李栖鹏诗云:"千山积翠合,半壁出香台。巧借人工就,奇疑鬼斧开。相厝何壮也,石室更幽哉。徙倚此中味,尘心顿作灰。"清人题刻有:康熙间范可铨题七律一首:"龙窝偏占碧山何,王事驰驱喜再过。谷口云封行处断,山前花落坐来多。灵寓共听生公法,香草高栖燕子窝。暂供烟霞消暑处,夜眠长喝紧芝歌。"其后小宇云:"庚午之秋,予奉使抵郡。道经龙窝,少为憩息。见夫名山古刹,木乔苍烟:极天威之灵秀焉。低徊久之,复有住持宝山禅师者,从而指溯之。因赋此以志旷观,兼启名贤之珠玉云";道光间山西寿阳人、后曾任礼部尚书的祁隽藻过龙窝寺题诗云:"龙窝寺底老龙眠,龙洞深藏别有天。但愿兴云作甘雨,莫教余怒决平川";咸奉间胜保题书有"畿陲灵境"四大字,每字也 45 厘米见方。其下有小字数行,前为绝句三首:"昔年仗钺此经过,今日重来访曲阿。多少青山应识我,峰峰相对耸烟螺。""几家茅舍缘荫浓,打麦声声水碓舂。立马高岗西望处,夕阳不断万山重。""白云层层出深山,依旧青山云不还。底事无端作霖雨,出山哪若在山间。"其后小字云:"咸丰乙卯,重过井陉。小憩龙窝寺。因书'畿陲灵境'四字,井道中口占三绝于壁,以志鸿泥。时汪君鸣和宰是邑,为余同僚旧友。遂为摩勒上石,不值一哂云尔。克斋又识。"由于龙窝寺石窟保存有古代石刻佛教造像及诸多古代名人题刻,这些为研究井陉及河北古代雕刻艺术、佛教艺术、古驿道历史等提供了珍贵资料,故被列为石家庄地域内六个省保古代石窟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