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省政府 | 市政府
 
支持IPV6
无障碍 适老模式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规划信息  > 国民经济发展规划
井陉县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发布时间:2025-02-05    
来源:    
责任编辑:发改局
【字体: 】    打印

——2025114日在井陉县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次会议上

井陉县发展和改革局局长 李二忠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现将井陉县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提请大会,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4年计划执行情况

2024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也是全县高质量发展的突破之年、跃升之年。面对宏观经济下行压力,我们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披荆斩棘、破题突围,“休养胜地、经济强县、魅力井陉”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综合实力稳步攀升。经济指标完成较好。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3.76亿元,增长8%;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32亿元,增速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3亿元以上,增速8%;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8.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6.3亿元,增速8%;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1900元、21010元,增速5.5%和7.5%,经济运行稳中向好、质效齐升。项目建设提速增效。全年谋划实施项目170个,总投资314.7亿元;争列省、市重点项目10个,总投资183.6亿元,年度投资完成率104.7%;新签约项目38个,总投资125.2亿元。创泽机器人、欢乐东方无动力设施等65个项目建成运营,国电投光伏等37个在建项目快速推进,一大批项目加快落地建设,发展的信心、底气、后劲愈加壮大。园区效能持续提升实施了防洪减灾能力提升项目、北区基础设施配套提升项目,收储土地416亩,处置低效用地企业36家,要素保障进一步健全,形象进一步提升。全年签约项目15个,连翘茶加工生产13个项目实现投产,卓睿钢结构航宏泵业在建项目稳步推进,在全县经济格局中的首位度和贡献率不断提升

发展活力持续迸发。投资融资再创新高。坚持“内资外资国资民资融资”五资并重同引,抓收、增收、创收加压加力,全年融资规模达53.3亿元,持续破解经济社会发展“钱从哪里来”的问题。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推进线下办事“只进一门”,546个事项32个部门全部进驻政务服务大厅。推进线上办事“一网通办”,1426个事项实现全流程网办。成立了首贷续贷服务中心,首贷业务金额3877万元,续贷金额达3.8亿元。“标准地”模式出让土地7宗,为190家企业解决用工缺工4900人,持续擦亮“井陉·行”营商环境品牌。创新动能加速释放。新培育省级创新平台1家、高新技术企业10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家,国、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203家,技术合同成交额完成2619.6万元,同比增长208%,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升。

城市形象蝶变跃升。投资56.14亿元,谋划实施县城建设重点项目21个。老城区“做减法”,9个老旧小区改造全面完成,韩信市集、金蔓商街相继开市开街,3502市场占道顽疾实现末梢根治,县城形象面貌持续提升;新城区“做加法”,新区5号路建成通车,华昌名邸、林荫大院完工并交付,太和天誉开工建设,群众生活品质“再升级”;环城区“做乘法”,石家庄金融职业学院(一期)完成竣工验收,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签约落地,吸引一大批青年群体就学创业,为县城发展增添鲜活动力。三大片区加速融合,抱山拥河的城市框架格局雏形初显,金良河城市更新片区入围首届河北省城市更新范例

乡村振兴蹄疾步稳。振兴基础愈发夯实。新建高标准农田2.2万亩,小麦产量4553吨,115个“多中心”项目蓬勃发展,32种“实在井陉”区域品牌产品擦亮了富农的金字招牌,10场“山货进小区”和“山货大集”让农民增收之路越走越宽。现代农业高效推进。创建、市级标准化示范场5新增家庭农场、合作社25家,3个农业示范基地,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能力不断增强。梨岩山庄“五陉红”苹果获绿色食品A级证书,“井陉苹果”荣登全国第三批名优特新产品榜单,全县“两品一标”认证数量达64个,品牌建设成为促进产业兴旺的重要牵引力。人居环境有效改善创建省级和美乡村20个,新增美丽庭院3676户、精品庭院1050户,提升“四好农村路”106.2公里,持续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观摩,深入开展村庄清洁行动,一幅景新、村美、宜居的和美乡村新画卷徐徐铺展,天路传统村落连片保护利用项目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文旅事业蓬勃发展。明珠景点串珠成链。苍岩山升5A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锦山、秦皇古驿道、仙台山焕然一新,传统景区实现了迭代升级,焕发新活力;陶瓷文化中心建成开放,红土岭被业内专家誉为“华北地区民宿天花板”,新景区涌现新业态,成为文旅消费新引擎;金蔓街休闲街区点亮了夜经济的璀璨灯火,文旅产业已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文化活动亮点纷呈。连续推出“年味儿井陉”“五月欢乐季”“暑期逍遥游”等主题活动,精心组织了“陉马·行”挑战赛,“健康井陉·全民拉花”成功申报大世界基尼斯纪录,以节日活动和赛事不断聚人气、引人流,着力打造井陉文旅的节日品牌、赛事品牌。文旅强县成果斐然。“山水风情·趣游井陉”旅游线路被文旅部评为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右见果然民宿被评定为全国乙级旅游民宿,新增省级精品民宿培育单位4家、市级2家,全年旅游接待游客650万人次、同比增长27%、居全市第二。

生态治理成效显著坚持环保管控+绿色转型+扩绿增效,多管齐下夯实生态基础,提升经济高质量发展“含绿量”。聚焦大气攻坚,全年高强度不断档,严格落实大气污染防治13项治理措施,21家涉危险废物企业完成评估整改,10家涉VOCs企业完成改造,上安电厂4家企业成功创A,农村黑臭水体全部动态清零,考核断面水质稳定达到Ⅲ类水质。聚焦绿色转型,深入开展矿山综合整治,1号、2号矿正式生产,4号、7号矿采矿权获省政府批准出让,全省批复的4个露天矿山采矿权全部落户井陉。聚焦扩绿增效,深入推进植树造林、国土绿化,实施了太行山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等项目,造林补“绿”10.8万亩,“天更蓝、水更清、草更绿”成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生态福祉”。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社会保障扩面提质。圆满完成“20+10+10”民生工程民生实事,城镇新增就业2856人,发放社会救助金2958万元。建成7个社区日间照料点,17个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劳有所得、弱有所扶、老有所养,民生福祉更加殷实。教育医疗稳步提升。61所中小幼学校环境有序改善,新增医养结合机构1家,职工慢性病病种和特殊规定药品范围扩大到78种。孕产妇无创产前基因筛查实现应筛尽筛,为全县14周岁女孩免费接种宫颈癌疫苗1121人,学有所教、幼有所育、病有所医,群众幸福可感可及。社会治理扎实有效。大力推进平安井陉、法治井陉高水平建设,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人民群众安全感不断提升。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加强食品药品全程监管,全面夯实基层基础、提升本质安全,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平稳。同时,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进一步加强,信访维稳扎实开展,审计金融、外事人防、气象邮政、妇女儿童、老龄和残疾人等各项事业均取得了新成绩。 

在看到成绩、坚定信心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经济总量还不够大,立县兴县的大项目还未形成有效支撑;产业结构还不尽合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任重道远城乡发展还不平衡,推动乡村振兴还需加大力气;生态基础还不稳固,改善县域空气质量还需付出艰苦努力。对此,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采取有效措施,全力加以改进。                                                                                                                                                                                                   

二、2025年计划主要预期目标

1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

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左右

3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以上

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左右

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左右

三、实现计划需要着力抓好项重点工作

2025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关键一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的谋篇布局之年。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认真落实县委十一届八次全会精神,锲而不舍打好“八大攻坚战”,凝聚改革共识,激发奋进力量,昂扬拼搏的精神状态,努力开创井陉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一)着力深化项目攻坚,做强经济增长新支撑

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全力以赴抓投资、上项目、促发展,加快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新动能。项目建设再提质持续深化重点项目领导分包、专班推进,常态化开展项目调度、观摩考评、集中开工活动,加快推进97个重点项目早开工、快建设、早投产,打造速稳质优、量质并举的良好发展态势。招商能力再强化。深入推进“4个项目招引+1个企业帮扶”,选优配强招商队伍,健全平台招商、以商招商机制,借鉴先进地区基金招商模式,加快掀起全员招商热潮,营造人人想招商会招商,同心协力招大商的氛围,年内招引超亿元项目10个以上。产业结构再优化。坚持走生态化、绿色化、清洁化发展路子,加快产业结构绿色低碳转型。做大做强绿色矿山,1号矿完成绿色矿山建设,2号矿要正式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4、7号矿取得采矿许可证,推动“全生命周期绿色矿山”格局全面构建。培育壮大新能源产业,加快推进中广核风电、正安光伏等项目,持续完善“风光水火储”多元互补的能源结构。大胆探索新质生产力发展路径,让经济发展稳有“压舱石”、进有“动力源”。

着力深化改革创新,塑造发展环境新优势

用好改革“关键一招”,充分释放潜能,增强竞争优势,持续激发高质量发展活力。加大争资力度。紧盯国家政策导向,准确把握资金投向,争取更多项目进入国家、省、市政策“笼子”和计划“盘子”,积极争取各类上级资金40亿元以上,力争全年融资规模达到68.5亿元以上。强化科技赋能。持续做大做优创新平台,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2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家,培育省科技型中小企业20家以上。落实好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普惠性政策,鼓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切实把科技创新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厚植营商沃土。围绕“五大环境”精准发力,进一步健全政企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着力推进惠企政策直达快享、应享尽享。全力做好金融、土地、人才等要素支撑,最大限度利企便民,激发经济社会发展内生动力。

(三)着力提升园区能级,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

抢抓战略机遇,集聚有利因素,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真正把开发区打造成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围绕基础设施,加快启动6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和2条规划道路建设,完成390亩场地平整任务,重点推进罗清线电力迁改、390亩产业园和南区基础设施建设。围绕发展要素,做好开发区系列规划及区域评估成果运用,科学合理指导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和项目入驻。继续推行“标准地+承诺制”,收储土地360亩以上,不断强化要素支撑,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入驻。围绕项目建设,玉晶玻璃等在谈项目抓落地,惠丰电器、植物胶囊等在建项目抓投产,欢乐东方等投产项目抓运营,持续强化经济建设“主战场”作用。

(四)着力提升形象品质,锻造城市发展新魅力

持续推进城市建设,切实优化城市治理,千方百计放大特色优势,加快建设精致舒适县城。塑优空间布局。坚持金良河东部片区、龙王山南部片区、绵蔓河西部片区“三区联动”,高标准设计城市发展规划,科学配置基础设施,优化完善交通路网,倾力打造规划科学、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特色鲜明、群众满意的美丽县城。提升城市功能。新建1座口袋公园,稳步推进太和天誉、林荫大院、御唐上院项目建设,实现城市风貌、功能“双升级”金融职业学院要抓好招生筹备,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要加快开工建设,金蔓街、韩信市集等要紧盯最新消费导向,聚力发展新业态,打造井陉消费新高地。深化精细治理。实做好市政设施管护、物业管理、垃圾分类、非机动车管理,加大对占道经营、广告牌匾等整治力度,深度治理城市“顽疾”,用心经营好老百姓最平凡也最浪漫、最真实也最宝贵的人间烟火气,全力打造让本地人自豪、外地人向往的山水之城、魅力之城。

(五)着力推进三农发展,擘画乡村振兴新蓝图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步伐,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不断夯实发展支撑力。坚决守牢“两条底线”。扛牢扛紧粮食安全政治责任,新建高标准农田1.8万亩,示范推广大豆玉米复合种植、旱地谷子种植等技术,确保粮食连年增产增收。持续办好“山货进小区”“山货大集”活动,培育壮大“实在井陉”区域品牌,不断提升知名度和竞争力,开辟农民增收新亮点。持续抓好乡村建设。用好“千万工程”经验,扎实推动“绵蔓河、天路、苍岩山”三大片区全面起势,全年打造32个省级和美乡村,推动省级井陉县古村落乡村振兴示范区各项任务全面完成。抓好35个村饮水工程维修养护,扎实推进乡村清洁、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打造干净整洁的乡村人居环境。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围绕特色农业强县目标,打好“一认证、一基地、三园区”组合拳。积极推进洛阳苹果农产品绿色认证。持续打造现代化生态化蛋鸡生产基地,实现蛋鸡由传统养殖向现代化生态化转型升级。突出抓好绵蔓河休闲农业园区、连翘现代园区、特色鲟鱼养殖产业园3个市级园区,做优山地特色农业种植,做强鲟鱼养殖特色产业,全力打造“井陉品牌”。

(六)着力推进文旅融合,打造旅游发展新名片

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全力以赴挖内涵、提品位,加快建设“四有一能”文旅强县,不断激发文旅融合发展的新活力。办好特色文旅活动。持续培育发展精品民宿,满足游客多层次、差异化需求。依托“年味儿井陉”、“金秋陉游季”等主题活动,不断总结经验做法,创新活动方式,争取承接1-2个省级以上品牌文旅活动,持续保持旅游热度,着力打造井陉文旅的节日品牌抓好景区业态提升。稳步推进苍岩山创5A工程,精心做好陶瓷水镇、县级游客中心服务提升,为游客提供好的体验。持续完善秦皇古驿道、仙台山等传统景区旅游业态,不断健全运营管理机制,进一步巩固苍岩山、锦山、璧山三山联动格局。强化文化赋能创建。抓好王家大院、兴隆寺等文物修缮,探索推进农产品、非遗文化、特色文旅产业的深度融合,推进文化赋能乡村振兴产业创新,为旅游产业注入文化灵魂。

(七)着力加强绿色发展,厚植美丽井陉新底色

进一步完善生态治理机制,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加快构建天蓝、地绿、水秀的省会西部后花园。抓好大气污染防治。严格落实“六个百分百”“两个全覆盖”,深入开展“洗城降尘”、泥头车治理、国省干道扬尘治理等专项行动,科学应对重污染天气,确保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持续向好。放大绿色生态优势。高质量推进绵河灌区项目建设,重点抓好狮沟片区、陶瓷水镇片区小流域治理项目,整体提升防灾减灾能力。深入推进“三北工程”太行山(河北)生态综合治理项目,人工造林4万亩、封山育林4万亩、退化林修复3.3万亩,持续拓展城市绿色空间版图。倡导绿色低碳发展。加快推进新能源车辆更新换代,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重点推动京能光伏、飞轮储能等新能源项目建成并网,聚力打造太行清洁能源基地。同时,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以铁的手腕守护井陉绿水青山。

(八)着力增进民生福祉,展现为民服务新担当

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用心用力用情办好老百姓身边的大事小情,让大家笑容更多、心里更暖。推动医教全面发展。精准推动12所学校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项目落地实施,扎实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域高中和职业教育整体提升,谋划启动新区高标准中学建设。加强500口人以下的空白村规范医疗服务标准,加快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建设,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看上病、看好病。用心办好民生实事。继续把省市县“20+10+10”民生工程办实办好,抓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新增城镇就业2700人以上。推动社会保险法定人群应保尽保,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在194元的基础上提升到204元。扎实做好妇女儿童工作,动员社会力量关爱老幼病残弱势群体。做好残疾人管理、服务保障,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快无障碍环境建设。优化殡葬服务,推动殡葬事业改革不断深入。着力建设平安井陉。全面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建设,切实做好“送上门的群众工作”。压实安全生产责任,有效防范各类安全事故发生。认真抓好职业卫生工作,全面做好职业病防治。进一步做好食品药品监管,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和谐。

位代表!风劲帆满图新志,砥砺奋进正当时。让我们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持续保持对标竞进的磅礴气势、比学赶超的生动态势,坚定信心,开拓进取,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奋力谱写“休养胜地、经济强县、魅力井陉”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