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省政府 | 市政府
 
支持IPV6
无障碍 适老模式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最新专题  > 精神文明创建
点赞!井陉尹月花
发布时间:2024-09-11    
来源:    
责任编辑:宣传部
【字体: 】    打印

老公,俺就是你后半生的拐杖
走进天长镇仇西河村尹月花家的大门,发现这个的农家小院砖铺地、瓷贴墙,那样的朴素、干净、整洁。虽然看不见一株花草、一盆绿植,但整个院子却洋溢着一种让人心静的安宁和温馨。
要不是和我们同来的村党支部书记尹墨生早已介绍过家庭情况,我真不敢相信这是一个十二年前因脑溢血,生活至今都不能自理的偏瘫病人之家。“这才是家的样子”!听到我们的赞叹,正在屋子里忙活的女主人尹月花,开门迎了出来:“十几年来养成的习惯了。看着屋里院子干净,我的心才能静下来,才会让人觉得生活还像以前那样有意思”!
寒暄过后,尹月花把行动不便的丈夫尹汉柱,从屋里搀扶到主房月台的台阶上坐下,细心地把早已晾好的水放到他身边。安顿好丈夫,才坐下和我们聊起了他们家这十二年的遭遇和过往。尹月花说,直到今儿个,都忘不了十二年前的那个让人撕心裂肺的夜晚。就是那个普通的和寻常无异的夜晚,让这个普通但还算富足的家庭陷入了一个无法言说的苦难境地。
那天晚上,劳作一天的尹汉柱,洗漱完毕,准备休息。就在走向床铺的刹那间,这个刚刚四十五岁的精壮汉子脑溢血倒在床边。
那个夜晚,那个情景,妻子尹月花至今都记得清清楚楚。好在邻居帮忙,及时将丈夫送到医院。命虽然保住了,但是勤劳能干的丈夫却永远丧失了劳动能力,甚至是基本的生活能力。看着医生给出的结论,尹月花呆住了:“这是塌天了啊,没有了汉柱这个顶梁柱,这个家可怎么过啊”!
 
守在丈夫的病床前,看看神志不清的丈夫,再看看一个18岁、一个11岁的两个女儿无助的表情,内心也是一片迷茫的尹月花一遍一遍地问自己。
她说那会儿,在脑袋里有两个我在吵架:一个要离开丈夫、离开女儿、离开这个家;另一个却在极力的反对,说只要走到一起,就是缘分,只要汉柱有一口气就该不离不弃!几天挠心抓肺的煎熬,尹月花终于让自己平静了下来。她下定决心:不管老天怎样不公,人的良心不能丧。不管今后的生活是狂风暴雨还是云淡风轻,只要汉柱有一口气,我就要和他一起面对、一起走下去。
出院回到家里的那天晚上,尹月花将两个女儿叫到丈夫的跟前:“闺女,你爹这根撑天的柱子倒了,可是咱家的天还没有塌,不能塌,也不会塌。有妈在,咱家的大门就不会关,咱家的田地不会荒,咱家的光景还要一天天过下去。以后的光景肯定会很难过,可不管好过难过,咱们都得过下去,还要尽力往好处过。你们姐俩记住,咱有钱了将日子过好,没钱了就把心情过好。千万别自卑,那样儿更让人看不起”。看着刚强的妻子、懂事的女儿。刚刚恢复神志的尹汉柱,口齿虽然呢喃不清,眼角却流出了说不上是愧疚还是激动的眼泪。
就是从那天开始,尹月花和孩子们开始了长达十二年之久的苦行僧般的生活渡劫。为了家里的生计和父亲的医药康复费用,成绩不孬的大女儿辍学到饭店打工。二女儿放学后,除了照顾父亲,还要帮助妈妈打理家中的菜地。为了让丈夫能够康复,尹月花一次次的找同病症的患者家人打问康复方法,向医生请教护理要领和技术。
刚开始,丈夫迈不开步子。尹月花就用绳子一头将丈夫的腿和自己腿绑在一起,另外一头栓在自己手上,她走一步就扯拽着丈夫挪一步;丈夫的手臂抬不起来,尹月花将屋顶的电风扇拆除,安装了滑轮,系上绳子,牵着丈夫的手练习抬举;面对着丈夫的灰心、气馁、绝望和自卑,尹月花对丈夫“软硬兼施”:“以前,你是咱全家的顶梁柱,今后我就是你的拐杖,是你后半生的拐杖。只要你不倒下,我和你一起往前走,咱们相扶相携走完这一生”;“我都不嫌丢人,你有啥丢人的?想站起来就得给我走,今儿个还就在大街上走,往人多地方走。你要不走,以后就别想让我再管你”。
除了照顾丈夫的病情,还要照顾丈夫的心情。“有病后,他的脾气变得大了。本来很和气的一个人,动不动就发火,你还不知道是为啥!我又不能和他吵。知道他爱干净,所以,只要他发脾气,我干脆不理他,自己个收拾屋子,打扫院子。现在想想拾掇屋子院子的时候,其实拾掇的是自己难受的心情”
“那些日子,这会儿想起来还想哭”。月花话语中带着一丝难掩的苦涩。功夫不负有心人,丈夫的康复锻炼小有起色。“这会儿汉柱自个儿上厕所、吃饭问题不大”。看着坐在台阶上的丈夫,尹月花的语气又透着一股子欣慰。
为了丈夫康复,为了这个家庭的生活。十二年来,月花和孩子们对自己苛刻到了极致。丈夫病倒后,家里的地没有能力耕种,尹月花就改种蔬菜。不管什么蔬菜下来,除了留够自家吃的,一颗都没有卖过,全部送给街坊邻居。她说不能忘了乡亲们对他们一家的关照。只要衣服能穿到身上、干净整洁,月花绝不会添置新衣服。就连每天出门打工、上学,正是爱美年龄的两个女儿也和母亲一样,连化妆品都多年没有用过。
“这会儿,最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了,俺家的生活正在一天天好起来”。大女儿嫁在邻村,女儿女婿对家里很是照顾。二女儿大学毕业后在市里上了班,家里又多了一份收入。“就俺家这情况,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我总算没有打自己个的脸,没有吞回自己个说过的话,也没有让街坊四邻看笑话”
尹月花知道,这十二年来,他们一家成为了街坊邻居、亲戚朋友口中一个永远新鲜的话题。当丈夫倒下时,街坊邻居替他们一家惋惜,谈论的多是他们家的未来,那时的月花和孩子们成了乡亲们口中怜惜的对象;当月花在为丈夫、为这个家,在拼命的时候,尹月花和孩子们带给亲朋的是惊讶和佩服;十二年后的今天,看着月花把丈夫未完成半拉院子修成了不输任何村民的院子那样精美;看着月花把大女儿体面出嫁,将小女儿供到大学毕业,月花和孩子们成了乡亲们心目里的榜样,乡亲们更多的是感动和赞赏。
尹墨生这样说:汉柱和月花家在困境中的不屈不挠、自尊自强,已经成为了仇西河村所有村民的榜样。我们村不大,人口不多,现在像尹汉柱、尹月花这样自强、自律、自爱的家庭去年村里就评出有十家。可以说是尹汉柱、尹月花一家带动了全村村风民风的大进步!
编后话: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我想这句话虽然是说人生的不易、生活的艰辛。但这绝对不是我们屈服命运、躺平人生的说辞和理由。而是让我们时刻警醒自己要牢记初心、咬定目标,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尹月花的故事很凄美,也很励志!十二年,四千多个日日夜夜,尹月花用自己的行动,为我们诠释了这样一个道理——只要不抛弃、不放弃、有信心。任何艰难困苦都会被甩在汪洋大海,我们的家庭、事业就一定会到达崭新的彼岸!
家国同理,这也正是我们社会、我们国家的精神支柱、发展基石!
作   者 | 于瑞平 牟肖英 高 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