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路是农村地区重要的“发展线”,也是自然灾害发生后通往受灾地区的“生命线”。近年来,通过启动新一轮农村公路建设和改造,我国农村公路网络加快完善、基础设施条件显著提升:“十三五”以来,全国累计完成新改建农村公路超200万公里,农村公路里程达460万公里,等级路占比超96%;全国共实施农村公路危旧桥改造5.2万座,危桥比例大幅下降;实施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超110万公里,基本完成乡道及以上农村公路的安全隐患整治,农村公路防灾减灾和桥梁安全耐久水平持续提升。
近日,交通运输部印发《关于进一步提升农村公路防灾减灾能力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5方面、14项具体任务。在提升灾害抵御能力方面,《意见》提出,通过优化提升规划设计、强化工程建设监管、深化隐患排查治理、强化应急物资储备和应急演练等4方面工作,增强农村公路设施本质安全和应急能力。在加强灾害应对处置方面,《意见》提出,将通过加强重点时段重点路段巡查防护、强化灾害应急响应、灾害发生后全力开展抢险救灾,尽快打通抢险救灾“生命线”,保障应急人员和装备安全顺畅通行。
周荣峰介绍,下一步将推动建立农村公路防灾减灾经费保障机制,加大防灾减灾资金投入。同时,要引导加强经济适用的农村公路防灾减灾新技术研发和应用,推进农村公路“一路一档”信息化建设,为农村公路风险识别和应急处置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转载: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