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背景:为贯彻落实河北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持续深化“四个农业”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冀政字〔2021〕7 号)、《石家庄市持续深化“四个农业”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1-2025年)》精神,进一步巩固拓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年行动成果,将“四个农业”的要求落到实处、引向深处,促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以产业振兴助推乡村振兴,推动全县农业大发展,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并印发了《井陉县持续深化“四个农业”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1—2025年)》。为有效推进《井陉县持续深化“四个农业”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1—2025年)》落实落地,根据我县农业产业发展现状,就落实好2021年度重点工作,制定出台此方案。
工作思路:按照“规模化、集约化、融合化”发展思路,集聚科技、绿色、品牌、质量发展要素,围绕畜牧、果品优势主导产业和中药材、渔业等特色产业,集中打造优质生猪、优质蛋鸡等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和道地中药材、山地苹果、特色水产等特色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每个产业集群和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以特色优势农产品为主导,以农业品牌为引领,促进产业向自然资源丰富、环境承载力大的区域聚集发展,全方位打造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坚持粮头食尾、农头工尾,推进延链补链强链,构建完善的物流配送体系和骨干销售渠道,有力带动全县农业转型升级。
发展目标。到2025年,全县农业产业结构明显优化、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明显深化、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明显提升。全县畜牧、蔬菜、果品三大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重由2020年的56.35%提高到57%;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值由2020年的4.25%提高到4.3%。全县粮食产量保持在1.06亿斤以上,一产增加值年均增长3%以上。做好2个集群及2个特色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
(一)特色优势产业集群
1.优质生猪。以规模生产标准化、产品质量安全化、产业经营品牌化为着力点,优化区域布局,开展生猪养殖、产品加工、市场营销全产业链提升工程。指导龙头企业、家庭牧场、养猪合作社严格按照生产标准进行生产,完善生猪标识及其疫病溯源系统,逐步实现饲养、生产、经营环节全程追溯。鼓励生猪养殖聚集区建设高标准屠宰厂,推进屠宰精深加工和冷链体系建设,加快区域一体化发展步伐,形成生猪养殖规模化、经营产业化、产品市场化的现代养猪业发展格局。到2025年,优质猪出栏达到13万头,较2020年增长14%。
2.优质蛋鸡。针对品牌鸡蛋比重偏低、鸡蛋深加工不足等问题,因地制宜开展特色蛋鸡养殖,发展深加工,巩固扩大蛋鸡特色养殖优势。在我县两翼深山区和林地发展太行鸡等生态型蛋鸡养殖带,加快建立太行鸡扩繁基地建设。到2025年,全县禽蛋产量达到400吨,重点打造2个优质禽蛋品牌。
(二)特色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
3.道地中药材。发挥我市道地中药材品种多样和医药企业多的产业优势,聚焦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滞后、产品质量不稳定、市场价格波动大和品牌影响力不高等瓶颈制约,突出道地品种,强化质量控制,打造“石药”品牌,全产业链推进中药材产业发展。优化区域布局,以井陉县洞阳坡生态经济园区、井陉县牧合山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井陉县翘芷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河北燕行(天长镇)中药材现代农业园区、石家庄森源农林生态开发有限公司、井陉县假日梨园农业有限公司、井陉县雨禾种植专业合作社、井陉县陉翘专业种植合作社等10个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为重点,创建井陉道地中药材精品示范园区,重点培育井陉连翘高端精品,带动全县中药材面积扩大、质量提升、综合竞争力明显增强。到2025年分别发展到2.4万亩、0.12万吨,订单生产率在10%以上,示范园区内核心经营主体全部实现订单生产和产品质量可追溯。
4.山地苹果。立足太行山浅山丘陵最佳适生区优势,优化品种结构,建设精品基地,培育知名品牌。以我县浅山丘陵区的孙庄乡、小作镇、天长镇等乡镇为重点,着力打造“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竞争有力、效益较高”的山地苹果生产基地。以发展优质红富士苹果为主,兼顾发展中晚熟品种,实现差异化发展。到2025年,以基地为主的优势产区占全县苹果总规模的83%、达到0.8万亩以上。全县苹果面积稳定在1万亩,产量稳定在1.47万吨。
5.特色水产。依托我县威州孙庄丰富的地下水资源,持续优化水产养殖生产布局,促进特色水产向设施化、精品化、产业化方向聚集发展,推动我市水产养殖业实力整体提升。加大养殖基础设施升级改造,打造产品优质、产地优美的健康养殖生产示范基地。提高我县特色优势水产业的影响力,以井陉县威州孙庄为重点打造鲟鱼、虹鳟鱼等冷水鱼产业基地。鼓励冷水鱼加工、休闲渔业和电子商务等体系建设,推进全产业链融合发展。到2025年,全县水产品产量达到15吨。
2021年具体目标:2021年2个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和2个特色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产值同比增长3.5%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同比增长7.5%,“两品一标”农产品增加2个,积极创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1个。